Search


第一面米白色系圓毯的製作,也是今年在縫製上最為困難的一面毯子。縫製期間除了耗費了眾多的老...

  • Share this:


第一面米白色系圓毯的製作,也是今年在縫製上最為困難的一面毯子。縫製期間除了耗費了眾多的老布素材外,直徑逼近90公分的面積,也讓整個製作過程充滿了挑戰與時不時手指、眼睛、脖子的酸痛,是相當難忘的一次縫製經驗。


老粉袋本身是以相當薄的胚布製成,存留至今的粉袋,多數有著強烈的使用痕跡與破損,而縫製一面毯子最基本的一項要求,就是成品需具有一定的厚度存在感,以利它能夠扎實平穩的置放在地面上,在這項基礎縫製中,除了基本的中層大面積布料堆疊縫合外,其餘表層與底層全都需要靠著一片片的老粉袋布料去堆砌縫合製造出應有的質感,所以許多的工序都會隨著布片的增加一再的重覆,在頭一兩個禮拜裡,有種怎麼縫也縫不完的感覺,每天起床到傍晚縫工結束,幾乎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好不容易在縫好基本預設的直徑面積後,透過一針一線的方式慢慢的在將手縫裝飾線逐一縫上,由於不像丹寧布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厚度,堆疊縫合後的粉袋在針線穿透上造成了不小的阻力,和縫製丹寧布拼毯時所遇的困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在此次整體的製作上,可以觀察到各個布字體上存在著許多的小細節,像是污漬破損,布片組合更為細膩,刻意保留的舊有印刷字句,還有表面存在既有的泛黃污漬、後製的亂針補強、因棉線拉力產生的自然皺摺,水洗加工破壞,邊緣的兩道縫線交錯包邊,背面底層亦使用了大面積的古布拼接而成等等,這都讓它在視覺上遠比前三面縫製過的米色毯子還來得更為強烈,就像是一件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經年使用又幾經轉手縫補多次的一件老布品一樣。


細節解說請點選圖片,內有說明,感謝。


作品三十九


素材:台灣早期麵粉袋古布,斜紋布、日本製純棉線、茶染棉線、手縫完成。

直徑尺寸:約86cm

整體厚度:約6~7mm



一針一線,一人縫製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簡單,隨性,自在,壹人製作。
View all posts